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下沉信息变革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上半年里,整个教育行业毋容置疑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数字化大考。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就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学校正常开学后,不能把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成果丢掉,要进一步保护好、发挥好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这也意味着,对于公立学校们来说,疫情期间仅是这场教育数字化实践的开端。如何借助这场实践的初期成果,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最终达到通过技术实现普惠教育的目的才是关键。
“2020年或许可以称为是全国线上教学的元年。”杭州某小学校长表示,“学校使用线上工具的习惯已经逐渐培养起来,对学校今后教学方式的变革会起到促进作用。”
“停课不停学”为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2020年前半年的“停课不停学”中,为学校们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对于高等学校信息化来说,硬件建设往往相对齐全。电子白板、投影仪、智慧教室等硬件建设相对齐全;另一方面,在线课程资源平台、信息化教学系统等软件基础设施也大多早已搭建完毕。但事实上许多教师们囿于传统讲课思维,也较少在这方面做出突破。而“停课不停学”则恰好为其提供了使用的机遇。
“很多年前就想推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出发点。”粤西某高校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表示,原来很难推动的传统教学改革,在疫情期间被倒逼着改变,而效果确实也很好。
除了高等学校,“停课不停学”更多是为中小学公立学校带来了更多在线教学实践。而大量免费课的赠送,也为许多偏远地区学校打开了新的视野。云南省某县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此前许多网络资源都是针对学校教育场景,而非针对居家场景,这次疫情期间课程资源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提供了很多内容,开拓了教师们使用资源的范围。
但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停课不停学”首先考验的是公立学校在线教学体系软硬件建设成果。在这一阶段,学校们主要难题在于如何应用此前的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学需求,即保障在线教学平稳进行,同时教师们还能持续供应优质教学内容。
伴随着疫情逐渐平缓,线下复课节奏推进,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们以及教师们也都正在面临新的考验,即面对防疫与复课并行的“新常态”,智慧校园建设如何提升校园管理效率,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质量。
经历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之后,教育体系中的各个角色对校园信息化需求也出现了相应区分,除需要系统稳定外,学校同时也更看中教学管理,教师们也需要更多元的教学资源。
这也正是在线教育“下沉”的更深层次改变,除了保证课程资源的普惠,而更是帮助学校在整体上提升教学效率,推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更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相较此前的在线教学,新的挑战更加考验学校们从软硬件顶层设计到每一位教师信息素养的学校综合数字化建设成果。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下沉”需进行信息化变革
从教育信息化理念来看,“十三五” 规划要求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 服务育人全过程、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从服务教育自身拓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这也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变革。
浙江乌镇植材小学副校长陆炳康认为,教育现代化 2035 分为两个目标,从近期目标来看,需要进一步落实当前的教育信息化指导准则,挖掘教育信息化系统潜力,从推动教师信息化积极性、革新信息化备授课方式等具体事宜入手。
事实上,这也正是疫情期间,学校们在面临在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后,所将要面临的考验,和需要思考的信息化变革方向。
吕玉刚也在发布会上提到,实施好在线教育,需要流畅的通信平台、优质的数字资源、便利的学习工具、适宜的教学时长和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等等,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的方式,还要努力克服隔空教学师生缺乏互动的先天不足。
面对进一步考验,许多学校此前存在的采购偏向硬件,软件建设较为薄弱,从业人员缺乏信息化素养等问题便暴露出来。这也正是此前疫情期间部分公立学校在线教学中出现“事故”的原因,即原有准备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在线教学的需求。
在这其中,有来自教学管理者们的原因。《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还提到,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广大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应用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诸多学校只管建设不顾安全、只管硬件忽视软件、只管数据采集不顾数据维护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
除此之外,也有整个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过程的难题。教育信息化经过20多年发展,公立学校大多采用多家厂商的信息化产品,互相之间缺乏相应的融合模式,效率自然也难以得到提升。因此,面对学校数字化升级的压力与需求,其急需相应的优质数字化工具来完成整个智慧校园体系内部的互通互联。
另一方面,在工具选择上,公立学校们对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更为看重,通过建设统一平台,再在平台上搭设工具将成为今后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假如将学校此前线下硬件采购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建设,那新一阶段的数字化建设便可以称之为新基建。
例如,前述云南省某县教育部门负责人就提到,疫情期间智慧校园在全县大面积爆发应用,“我觉得智慧校园是对全校教育的一次非常好的补充,边疆教育若想加快速度追上发达地区,唯一的道路就是信息化和一体化。”
因此,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继续“下沉”至公立学校甚至偏远山区后,校园数字化建设就有了新的变革方向。在前一阶段,学校已完成智慧校园硬件建设之后,需要更适合校园场景的数字化工具,能够实现从顶层到个体的互联,应对各个教学环节的不同场景,完成数据打通,最终提升整体效率。
在线教育“下沉”的关键点,即通过提升人效,来弥补不同区域之间的硬件以及客观条件差异,最终实现教育均衡。
解决方案:连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三大场景
尽管疫情之后,许多学校已经再次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并且希望加快教育信息化步骤。但对于教育信息化力量薄弱的学校来说,许多教学部门尚未拥有业务系统,数据更是分散单机存储。
因此,这些学校要满足教育大资源平台的建设需求,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内部构建统一标准、集中管理的数据中心,为教育应用的上线奠定基础。其中,学校教育场景可拆分为从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三个场景,倘若能够完成这三个场景的链接,便可实现真正的教育信息化变革,并且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学校们为了实现这个设想,便需要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而非此前的单点方案。例如,在英特尔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中,便是从中小学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这三大场景入手推动教育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建设,分别完善教育网络中心、校园网与教育应用场景。其中具体为:
在网络中心层面,建议建设由云计算服务器集群、云资源服务器集群、备授服务器组成的网络中心,实现对于所有教室的管理。
在应用场景层面,典型的教育应用场景包括部署了监控摄像头、录播摄像头、电子白板、智能灯光的多媒体云课堂;部署了大量云终端的云机房、电子阅览室以及办公室,以及移动教育场景。
最终,英特尔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来支持教育大资源平台的建设,打造面向学校、老师、学生的一站式教学平台,实现校园内部各个数据的共享。同时,通过将各个学校分散产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及应用汇聚,打造基础教育资源的入口,从而实现为教育用户提供精准、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弥补教育差距。
通过建立资源平台,为中小学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堂提供解决方案,确实可以帮助学校们解决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但与此同时,学校们同样面临如何将整体解决方案,与学校不同时期的硬件兼容问题。
例如,学校首先希望实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电子白板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但同时,这也是学校运维管理最头疼的问题。传统大屏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多名老师使用同一设备,造成设备的软件安装不规范,设备运行慢、 死机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老师的教学。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来说,需要解决的不仅是硬件的稳定问题,还需使得硬件的软件配置可以和整体结局方案相适配,而这边需要更多厂商的加入。例如,锐捷网络就提供了基于英特尔® 智能桌面虚拟化架构的云大屏解决方案。
在解决方案中,通过智慧教学 IT 环境与智慧教学平台、智慧运营管理融为一体,通过硬件 + 软件 + 管理的多方位聚合打造智慧教学、 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升级建设,以及 教育资源、学习空间的深度应用。而依托在云桌面方面的积累,锐捷云大屏采用了 IDV 智 能桌面虚拟化架构,并通过自主研发的 OPS 平台进行远程集 中管理,完成了从传统大屏到“云大屏”的升级。
与此同时,锐捷网络教学平台已对接国家教育云资源,覆盖了 K12 全学段、全学科,560 万份教学资料为老师备课提供便利;平台 7 大学科工具和 18 种互动试题可以帮助改变传统 课堂重讲授轻互动的方式。
归根结底,无论怎样的教育信息化方式,最终都是要回归教学的本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因此,不论哪种解决方案,最终使得校园内所有的软硬设施都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提升教学本身的效率和效果,并帮助教育管理者提升管理效率这才是根本。一个基本逻辑是,如何让学生可以接受知识,同时降低老师对工具使用的难度。
以上就是格子匠为大家介绍的在线教育的相关内容,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