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打人如何正确的引导?有哪些好的办法?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困惑: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与班级教师沟通时,经常会听到教师们有这样的反映:xx这个孩子很特殊,在班级中总爱打人,手还快。班级活动时管不住自己,一盯不住他就会打别的孩子,惹得其他孩子与家长们经常告状,希望管管这个孩子。孩子喜欢打人如何正确的引导?有哪些好的办法?
一、孩子打人现象分析
在幼儿园各班级中,总会有个别孩子打人的事情发生。打人其本质上是一种孩子间的交往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是不正确、不恰当的。幼儿3 岁初入园,班级中会经常发生打人现象,这是非常正常的,原因是孩子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其它更多的交往手段。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在家长、教师的教育引导下,会逐渐减少打人现象,最后消失。但也有个别孩子打人的现象会伴随整个幼儿园阶段。对此,针对孩子打人现象,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是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孩子打人现象是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
0-3岁时期,孩子的生活环境是在家庭中,交往的群体是父母等长辈,在长辈那里得到的更多是关爱与满足。恰在此期间孩子生理上的动作也在高速发展,典型表现为他们学会一个又一个本领,但孩子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与认知发展相对延缓,成熟水平较低。这样身体与心理的不相适应,使“发脾气”“打人”作为现代社会家庭中孩子能力表现的一个特殊“本领”呈现出来。
孩子到3岁时,自主意识迅速发展起来,交往群体更出现了明显变化,其交往手段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此时的“打人”成为一些孩子仍在延用的在家庭与个体交往中表现不高兴和不满的方式。但是随着孩子认知水平提高,打人行为不被其它小朋友与老师认可,特别是5 岁左右,道德感的建立会协助孩子克服打人现象。因此在幼儿阶段,绝大部分孩子可以自然克服打人现象。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毕业后还会常出现打人现象,则主要是因为孩子道德观、价值观的认识没有建立完善,依然存在问题。
二、对幼儿园阶段孩子经常打人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阶段,个别孩子会在很长时间出现打人行为。其主要成因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环境中易出现的两个现象,当孩子在早期出现打人现象时,家庭成员没有及时阻止,而此时孩子由于打人获得了甜头,打人现象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家庭成人之间也经常性存在争吵、打人现象,即以暴制暴,客观上诱导孩子模仿成人的不良交往方式,学会了“通过打人解决问题”的错误交往模式。另一方面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孩子出现打人现象时,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制止,孩子往往会在暴力的方式上占得上风,从而强化了孩子不当的行为方式。另外,虽然教师对打人现象进行了批评,但由于没有对孩子进行感情疏导,孩子从情感上并不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在之后发生同类情况时还会出现打人现象。
三、面对孩子打人现象,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引导方式
研究孩子心理发展规律袁通过实践总结出有效克服孩子打人现象的五步曲:
第一步:发现孩子打人现象立即制止。当成人看到孩子打人时,成人可以用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对打人的孩子说:“xx,你打人是不对的!”成人的声音要坚定而清晰有力。一般情况下,3-6岁的孩子当听到成人说这句话时,都会立即停止打人的行为。这一步目的是要终止孩子的打人行为,避免在打人过程中形成对被打孩子的伤害。
第二步:与孩子表达共情。共情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同伴、师生与亲子之间情感上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在孩子打人现象中,当成人制止孩子打人行为后,通常的做法都会向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和说理教育,让孩子理解“打人是不对的”,其实这样往往不会有好的效果。成人更恰当的做法是要先将打人事件分为打人事件本身与打人情绪两个方面。处理打人孩子的情绪是第一步,孩子打人往往是生气情绪的表现,孩子生气时认为自己有充分打人的理由,因此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说理教育前,首先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理解。这时的成人应温柔地与孩子沟通,如“xx,你是不是不高兴了?妈妈也看出来了”等,寻求孩子情感上的共情。
第三步:引导孩子充分表达。成人在与孩子表达共情后,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尽量充分、完整地表达自己为什么要打人和当时的情绪,在此过程中成人要表现出对孩子表达时的专注和耐心,倾听孩子对整个事件的表述,并用眼神、表情和点头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当孩子用语言的方式表述完整个事件与情绪感受之后,成人会发现孩子已经不再像打人时那样生气了,原因是孩子在表述的过程中负面的情绪得到了有效宣泄。
第四步:与孩子共同协商办法。让孩子学习今后如何处理同类矛盾与不良情绪的方法,这才是克服孩子打人现象的重要目标。比如,这时成人可以与孩子一同分析“如果今后再遇到刚才抢玩具的事情,你应该怎么办”“如果再与小朋友发生矛盾,大家可不可以一起商量或者找家长、老师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分析此次事件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有效监管、落实行动。成人与孩子对事件达成共识后,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来落实。因此成人要与孩子共同监督,经常用达成的共识来分析与处理问题,长期坚持,孩子打人的现象自然消失,代之的是用合理的语言与行为表达自己的述求。
此外为预防打人事件发生,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与孩子经常性地进行针对性活动训练。如移情训练和多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让打人的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是别人推了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被打的孩子也想一想“如果是xx 抢你的玩具,你是不是也特别生气”等等,这样孩子们在角色换位思考与角色扮演游戏中模拟真实的情景,体验到了对方的感受,增强了互相之间的理解,从而减少打人事件的发生。
以上就是格子匠为大家介绍的孩子喜欢打人如何正确的引导的相关内容,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