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过双11是凑热闹吗?
今年双十一,已有机构开始推2020年的春季课程。例如,新东方在线海报上推出了“寒春续航”,即寒假课程和春季课程联报,有对应优惠。
为什么要“寒春连报”?新东方在线给家长的答案是:因为寒春班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寒假班为知识建立框架和结构,春季班会增加题量和练习。但对于机构来说,“寒春联报”不仅课程有关联这么简单,而是关系到春季课程的续报,套路类似每年暑期的“暑秋联报”。
“好课低价,错过再等一年……”“双十一”战火已燃烧到教育领域。11月初,众多教育机构纷纷启动花式促销。各家采取什么玩法?优惠力度究竟有多大?对教育产品来说,参与“双十一”促销意味着什么?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教育机构是在抓住时机做营销做业绩,也有人认为,机构不过是在“凑热闹”。
对消费者来说,“双十一”俨然已成为一场“购物狂欢节”,席卷各大电商平台、甚至线下,牵动亿万消费者的神经。对很多快消品品牌来说,决战“双十一”是助攻品牌营销的绝佳时机。那么对教育机构、教育产品来说,这个时机重要吗?
多位教育行业投资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双十一是一个促销的时机,不少教育机构会抓住这个机会借机营销,做增长、做业绩。
但教育机构参加双十一促销活动的效果尚未可知。华图教育品牌部总监齐宏明认为,教育产品消费成本较大,需要用户花时间精力去消费,大部分是非常理性的消费,和快销品的购买心里不一样。在他看来,双十一对教育机构引流的意义大于促销。
“双十一影响力这么大,参与一下有助于提高关注度。”也有投资人表示,是否参与双十一促销活动和机构特性有关,不排除很多机构都是在“凑热闹”。
相比起“教育机构暑期大战”的疯狂,“双十一”教育机构动作显得冷清了许多。暑期作为机构招生的重要节点,各大机构不仅施行低价策略,还在营销上砸下重金。有媒体报道,今年暑期,仅十余家K12机构营销费用就达30亿至40亿元。中文在线文化教育产业投资公司投资总监沈圣易表示,今年暑假期间各家都投了不少钱,效果还是不错,在三季报里都能看出来。双十一搞促销还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收入。“这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次搞促销的好机会了。”
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