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知识付费的四个趋势
2017年可以说是知识付费非常火爆的一年,在大家越来越认可后知识付费又会如何发展呢?通过分析知识付费行业发展历史,结合融资数据的梳理,我们预测未来3-4年,知识付费进入下半场,存在着四个趋势:
一、单一IP很难持续增长,资本转向内容、平台、工具
知识付费的发展历史:
以罗辑思维为标志,知识付费从2014年起步,2015年-2017年成长为一个新的赛道。2016年“知乎LIVE”、“分答”推出,付费问答火遍朋友圈。喜马拉雅FM创始人余建军,把2016年称为知识付费元年。2017年,付费问答模式被证伪,分答转型,小密圈改名知识星球。2018年,新世相、咪蒙等入场知识付费。
我们对知识付费的定义:以音频为主要载体(后期直播及短视频加入),利用用户休闲时间段,直接通过内容作为服务(Contents as a Service)。
根据企鹅智酷2017年1月的调查,国内34.9%的智能手机用户有过线上内容付费行为,16%有过专栏订阅、语音分享、1对1咨询等付费行为。在使用时间段分布上:56.7%的移动音频用户利用睡前及休息时间收听,52.5%的用户利用通勤时间,40.2%的用户在家务等体力劳动时收听。
在2017年,知识付费领域获得了11.7亿元(罗辑思维未披露不包含在内),相比2016年增长了超过5倍。获投公司出现在产业链的上下游,相比2016年,除了内容型,也有平台和工具。
二、内容走向垂直细分,PUGC和UGC模式更容易存活
2017年5月,根据好奇心日报预计,知乎LIVE推出1年后的累计GMV约5532万元,知乎LIVE的分享者主要是具有一定领域专业知识的PUGC用户及草根UGC。同时,2017年最火的专栏李笑来的《通往财富之路》打开率仅有17%,罗辑思维的《 李翔商业内参 》宣布免费,原因可能是因为打开率较低。
2018年2月,姬十三开了一场“再见,分答”的发布会,分答的名字消失,替换成在行一点。在2017年,分答做了这几件事:年初上线30分钟左右的“讲”,年中上线20天到1个月的“班”,年末上线了3到6个月的“课”。通过延长课程时长加强用户体验,有向在线教育衍化趋势。
喜马拉雅上付费栏目的打开数据也在下滑,2017年4月,标杆专栏《好好说话》的打开率为10-17%,而2016年7-8月这个数据是30%。《好好说话2018精进技巧》的打开率在2018年3月约为13%,订阅人数13.8万人,仅有2017年订阅人数的23%。
同样遇到付费专栏打开率下降问题的是“得到”,“得到”的策略是扩大用户群,在今年年初推出“少年得到”,向K12阶段用户提供学科及知识付费内容。
截至目前,知识付费已经在初步形成了平台、内容、工具的产业链。底层平台有喜马拉雅、千聊、荔枝微课等;内容供应方有各微信公众大号及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社群平台有知乎LIVE、豆瓣时间等。
微信小程序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小机构成为内容供应方,预计2018年知识付费的渗透率将从34.9%提升到50%以上。
三、儿童早教知识付费产品兴起
儿童知识付费产品的使用者通常是1-9岁的孩子妈妈,内容包括亲子、国学、诗歌等。如果说罗辑思维是缓解焦虑的安慰剂,儿童知识付费则是更刚需的营养品。
儿童知识付费从已经获得了资本的高度认可,2017年比2016年的融资金额增加了53倍。
从音频付费切入,围绕着亲子关系还可以打造一系列的服务,形成闭环。
2018年4月,基于小程序的英语小神童获得数百万美元融资,形式是15分钟左右的音频和录播课。说明针对妈妈的知识付费已经渗透到更刚需的英语领域。
四、微信自媒体加入知识付费赛道
2017年年底到2018年年初,微信自媒体开始进入知识付费领域:咪蒙推出《咪蒙教你如何月薪5万》、新世相推出《同事都怕你上的涨薪课》,这两个课程短短几天时间内营收超500万元。在广告和电商之后,知识付费成为了一条新的变现路径。据铅笔道统计,2017年年底新进入知识付费领域的公司达到40家,其中也包括部分在线教育公司。
2018年知识付费的四个趋势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虽有不同但也有共同点,从趋势来看早教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谁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礼物。想尝试在线教育的朋友可以在格子匠官网申请免费试用在线教育系统,抓住机遇,才能更快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