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控师资,K12教培机构如何在夹缝中求生?
步入 2018 年后,教育部出台了大量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培训机构进行了规范、整治。在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对培训场地、师资、内容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业内人士预测,本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对K12中小型培训机构影响巨大,大型培训机构短期的师资、场地等成本或有上升,但幅度有限,未来市场将更加规范,龙头机构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在国家大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今天,K12教培机构未来将何去何从?中小培训机构的寒冬真的来了?
师资缺口让K12中小教培机构举步维艰
此次发布的《意见》中强调: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这意味着,师资缺口将成为以学科教育为主的K12中小教培机构发展最大的障碍。
中小培训机构如果无法保证稳定的师资,很快便会消亡。之前,聘用几位兼职教师及管理人员就成立的中小培训机构几乎遍地开花,本次《意见》出台后,这样的行为将不复存在,师资要求的提高意味着师资成本也将相应提高。同时,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提高教师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室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并且增加相应的补贴。这势必会增加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师资加入到体制内教师的队伍中,中小培训机构如果不能保证更高的教师薪酬,将很难吸引教师的加入,这对于中小培训机构将造成严重的打击。
教育部近日又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将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整改责任落实,逐级签订整改任务责任书,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考核。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2018年10月下旬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推进不力、进展缓慢的地区进行通报批评;对举措实、进展快、成效好的地区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推广。这表明了国家对于彻底规范、整治教培机构的决心,在这样的严格监管下,中小培训机构如果无法保证稳定的师资,将会迅速走向消亡,中小培训机构的寒冬已经到来。
严控学科教育师资,非学科教育赛道迎来发展机会
学科教育师资竞争严重,其他领域师资相对稳定。《意见》要求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届时,从事这些学科教育的培训机构将开启新一轮残酷、激烈的师资竞争。但《意见》并没有对于职业技能、成人教育、少儿英语、素质教育等培训领域师资提出明确要求,所以这些领域不会出现这样的师资竞争。
少儿英语、素质教育等领域市场规模并不亚于K12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44家素质教育企业获得融资,其中50%左右企业融资在A轮及以上轮次。同时在资本的助推下,这些赛道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未来随着二胎开放政策影响的不断释放以及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市场空间还将不断扩大。这表明非学科教育的市场规模并不亚于K12学科教育,甚至有超越的趋势,而且这些领域不会出现较大的师资竞争,师资相对稳定,转型这些领域对于那些无法保证师资的K12中小教培机构,不失为解决“燃眉之急”的一种好选择。
K12教培机构自我造血“培养师资”,才能屹立不倒
机构教师除了教师资格还需具备相关的技能资质,具备包括教师培训、教师成长等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这些才是教培机构能够在行业立足的关键。未来,随着教培行业的规范,教师资格已经成为所有教培机构教师的标配,教培机构想要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就需要机构具备更强的师资队伍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如果培训机构仅靠外部聘用的方式提高师资水平,无疑将耗费大量的成本,这对于任何一家培训机构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教育培训机构要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师培训体系。设立教师继续教育部门,完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呵护好教育培训机构的“生命线”。
随着教育部严控师资并提升教师待遇,两条政策的逐步落实,教培机构的师资压力会更大,而转型其它赛道,只能暂时解决“燃眉之急”。未来随着教培行业的逐步规范,对机构教师的规范将会覆盖到各个领域,同时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将不仅限于教师资格。只有培训机构自身的师资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够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屹立不倒。更多教育行业有关内容可以关注格子匠了解,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最新的行业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