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备课?要做哪些准备?
备课就是在上课之前做准备,力求上课的时候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接收到老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备课可以说是老师的常态,而有效的备课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全面掌握教学内容
深入钻研教材,坚持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的结合,研究每个单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二、确定教学目标要求
确定教学的目标要求是十分重要,教学的时候如何才能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要用什么样的方式等等,都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的。教学目标应该尽可能定得明确、具体,这样才好进一步考虑教学原则,选用有效的方法和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不能太高或太低,经过努力,全班学生都能达到,确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听、说、读、写的能力(技能目标)其次是语言知识,如课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目标,还有学习策略的目标即教学的目标还要体现多元性。
三、备教学方法
许多教师知识水平不相上下,教学效果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的不同而引起的。学习同样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效果。因此,备课时应该根据教材、教师、学生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备好方法。
四、在备教材内容方面还要注意:
1、每学期开学之前,任课教师要在理解课标的基础上统观全册教材,把握教学要点,在备课前写出简要教材分析。
2、备课时,教师要理解教材。不出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错误,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育人点。
3、处理好全册与一课书、一节课的关系、习惯、方法、知识、能力与育人的关系。夯实基础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
4、分节备课,教师要做到有课时必有教案。
5、教师备课要有一周的余粮。
6、教案书写要工整。
7、教师备课中既要周全、内容丰富。不要丢东西,又要避免一盘散沙,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
8、要弄清本课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不要因随意扩大和加深内容而挤占过多的时间,完不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
总之,教师只有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将课备出深度、梯度以及在方法、内容上做出新意,这样学生也能感受到老师教学方式的好处,不仅学生能够有明显的进步,老师也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