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培训机构还有前景吗?未来如何走?
去年以前的很多学生全年365天可以说是不管早晚都在上课,上完学校的,上机构的,机构放假就上知识付费平台的。双减来了之后,k12培训机构和平台也开始在大众眼中消失了,那么这些机构还有前景吗?
“双减”政策“减”的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第一, 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第二,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第三,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第四,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
第五,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
K12行业不会马上消亡,但大概率是不会像之前那般如火如荼了。所以,他的前景自然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首先是政府出面大幅整顿,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被大幅严肃整顿的行业都会进入到一个缓和期甚至是瓶劲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属于宏观调控。这个行业将来还会存在,只是数量会减少,质量会提高。背后的底层逻辑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加上市场积极的主动调控,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所以说K12教培机构可参考以下几点:
1、从业者观念要转变:非赢利机构+以学校为教育主体+遵循教育规律。
以前的融资和烧钱思维已经不在适合这个行业,我们要尽快树立一个思想:尽可能把K12学科培训业务做成一个长期且非赢利的机构。另外,K12教育要倚重学校教学主体的地位,还要尊重学校教育和教学规律。
2、精简K12业务,去培训化和师资化,保留内容、工具、课程等核心资产。
首先肯定要还师资主动权于学校。对K12来讲难免会产生大量的裁员,首当其冲的是辅导老师。所以对K12而言,一定需要保留内容,工具和课程体系等核心资产,以及可以快速移植的打法体系等,做到进退皆可。但整体上要整改并简化to c 产品。
3、从单一的K12业务跳脱出来,拓展到其他教育货相关领域。
出国留学考试和职业教育都是我们可以突破的端口。其实这两方面涵盖的都非常广泛。
出国留学考试,比如雅思,托福,A-level、GRE等都是教育部明确指出不在“双减”范围内的板块。教育部明确表示,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将继续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国留学空间。所以说出国留学业务是未来K12教师流向的一个端口。因为,本身出国留学还在教育行业,这样可以让这批K12从业者,以最低的成本转行,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比如,国际学校紧缺的alevel教师,K12的学科教师(数学、物理、化学等),就是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成为国际学校的Alevel教师。
职业教育比如公务员考试,考证培训、兴趣班也是转型的一个方向,但是相比出国留学这方面的转型门槛更高。比如,如果没有基础,我们很难在短期内成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老师。
相邻教育行业对于K12机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切入的,或者内容切入或者工具切入,体系和思路都相差无几,所以出国留学考试教育和职业教育值得考虑。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是一昧的成为赚钱的工具而不管不顾的话,也是不行的。教育是一个会一直存在的行业,对于k12培训机构来说,目前存活下去的最佳方式自然是转型。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