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好课后语文阅读辅导?怎么做?
现在是大语文时代,语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老师也要抓好语文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成绩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学生如何阅读,自然的需要教师做好课后语文阅读辅导。
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一是为达成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布置一大堆阅读任务,学生苦于完成任务,被动阅读,阅读中没有积极参与,效果不佳。二是教师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对于课外阅读,只是简单的提供一些阅读参考目录,至于学生是否读了,效果如何没有进行过程监控。其实,要推进整本书阅读,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要结合学生实际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目。在整本书阅读中,除基本书目外,如《平凡的世界》《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等,其它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如有的学生喜欢读爱情类的小说,可推荐秦瑶的作品,有的学生则喜欢读战争题材的小说,可推荐《西线无战事》《亮剑》《吕梁英雄传》《保卫延安》等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其次,阅读方式上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三,在阅读任务难易度上要有区分,有的学生基础好,阅读任务可适当大一些,而对那些基础弱的学生则应简单一些。最后,要灵活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小说的背景、时代和学生已经较远,阅读中学生难以理解真正理解特定时期的背景,为此,教学中就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展示背景,促进学生了解,激发其兴趣。如《围城》的阅读指导中借助多媒体来呈现湘西的优美画面,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深入文本阅读。
二、制定阅读策略,探寻阅读方法
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不是很好。在对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学生虽然根据教师提供的书目进行了阅读,但当问及作品的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时,学生难以说出一二。的确,要让整本书阅读变得更加有效,阅读方法指导是较为关键的。在整本书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这是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二是作品在谈的是什么?抓住这个问题才能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三是作品要反映的是什么?这是探究作品主题的关键;四是作品做写是否真实?为什么?五是读作品后自己有什么感悟。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采用精读、略读、朗读等方法对作品进行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要知道哪些内容可以略读,哪些应该精读;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如《平凡的世界》第一章中写道:“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这是典型的人物形象描写,要引导学生学会结合人物描写方法进行批注;三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针对作品中的经典片段,不但要抄写、熟读,还可写感悟。最后,在阅读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人物串联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解读。如《红楼梦》中人物关系复杂,但通过串联却可以很好地理清其中关系。如史姓一家,史侯之下是史湘云的祖父和贾母,其下是史湘云的父母、史鼐、史鼎,再往下则是史湘云和卫若兰。
三、开展多样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中切忌急于求成。在推进整本书阅读中以活动方式作为辅助,不仅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活动方式可多种多样,也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组织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来展开活动。如有的学生喜欢表演,读了某部作品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甚至把表演作品上传至网络或是学校的教育平台,学生乐于参与,在表演中对人物形象、人物语言等有深刻的体会,这样的活动对整本书阅读具有积极作用。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以阅读周、主题活动等方式来组织学生活动。如《平凡世界》的阅读后以“谁最平凡,谁最不平凡”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作品而说人物。如《老人与海》的阅读后,以“我心中的硬汉”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所读作品,列举硬汉形象。此外,还可采用小论文、读后感等多种方式来组织学生活动,通过活动而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习惯。
语文阅读千万不要少看,做好了辅导,孩子的语文成绩进步的会非常明显。当班上的学生成绩都有明显提高的时候,也充分说明了老师的教学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