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育改革提高语文难度,“得语文者得天下”!
2017教育改革提高语文难度,“得语文者得天下”!之前一直有提高语文比重的消息传出,教改新政策一出,一切猜疑都已成真。语文科目“咸鱼大翻身”,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真有这么夸张吗?这里,一起来看看2017教育改革的新变化:
各地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语文难度增加,重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高考大纲》则更是暗指出语文将成为最易拉开学生档次的学科......语文难度的增加不止体现在语文科目本身,其他学科的题目也将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位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感慨道,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
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
按这个改革趋势,语文在中高考中的“强者”趋势将愈加明显,对此,家长们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不好,分为两大阵营开始了激烈争论。
关于这次教改新政策,有正反两方的意见:
反方:教育应弃繁从简,难度增加会加重孩子负担
“若提高语文难度,无疑是加重孩子的枷锁。古代教育只有两门科试,固此学子能应答自如,一首诗,一篇赋或一个下联就能高中状元。而今,是六门科试,比古代翻了3倍,你们说说孩子的结局是什么?苦不堪言吧。要不虚脱,要不营养不良,要不变成“瞎子”。所以,中国教育必须弃繁从简,不要用古人的思想左右一生。多留些空间让后人选择,还给后人一个身心健康的环境!”
正方:语文信息量加大,可以奠定一生的文化底蕴
“语文考试的难度增加并不是意味着古文部分难度的增加,而是信息量的加大。以前考试粗浅涉及到的内容可能在今后的考试中加深问题的深度,这在考察表面功夫的同时更考察了孩子们的底蕴。
增加语文占分比是为了在让语文在其他科目中脱颖而出。语文增加分数,看上去是为了简单的选拔人才的手段,实际上对每个个人都是奠定一生文化底蕴,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的大好时机。”
其实正反两方的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教育改革要一步步来。每一个新政策的诞生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所以就目前来看,大家要做的是针对新政策,看看如何提升个人的语文成绩。以上就是对2017教育改革的观点,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就关注格子教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