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为何不瘟不火?专家表示重“表”不重“里”
在线教育为何不瘟不火?专家表示重“表”不重“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形态都带来了一定的变化,比如说教育行业。传统的线下教育也开始了线上发展的模式。在线教育具有很多优势,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但是也有问“在线教育为何不温不火”,到底为什么呢?
在线教育的优势:
在线教育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甚至是与我们的互联网经济同步发展的。与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在线教育具有许多的优势,比如在线教育的受众广大,传播速度快,教学手段丰富,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等等。
但是,我们发现互联网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或者说收入非常巨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
比如说许许多多的互联网平台,一天的流水就可以到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相比而言他给我们的“在线教育”带来的影响和益处却显得相形见绌。
客观来说,教育的发展是与经济科技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但是就目前“在线教育”的发展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科技对经济发展推动力或者是贡献率。
换句话说,“在线教育”的发展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它并没有使得我们的“在线教育”像互联网经济那样迅速腾飞并且表现出勃勃生机与生命活力。
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依附于互联网科技的“在线教育”总是不能兴起呢?为什么我们的在线教育总是做的不瘟不火?
前的状况是,在线教育做的好的教育培训公司屈指可数,有的从事在线教育的教育培训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有的公司业绩和流量停滞不前,有的此类公司甚至面临倒闭的状况。
目前我们常见的在线教育平台有哪些?
网易云课堂、传课网、YY教育、多贝、腾讯课堂、慕课网等等,在线教育平台非常多。这也相对的证明大家对在线教育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
我们不得不探寻一下,我们的在线教育出现了那些问题。从西方哲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线教育失去了教育的本质或本性,目前许多教育培训公司只是重视“在线”而忽视了“教育”。也就是说目前许多公司的在线教育只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只关注在线教育的“表”,而不重视在线教育的“里”。
孰不知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的,忽视了教育这个本质内容"在线教育"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只有做到"表里如一,形神兼备"在线教育才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够稳步发展。
教育者应慎独与反思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学习能力,启迪智慧,拥有EQ的大格局,拥有创造力以及懂得享受人生意义的人。教育是对一个生命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因此它也应该是一件极其严谨与负责的大事,是容不得半点的松懈和马虎。
目前,许多教育培训公司只重视在线人数或流量,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甚至有些纯娱乐的方法去吸引受众,短期上虽然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期来看是万万不行的,在线教育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个老师可以把在线教育课堂讲得生动有趣,充满欢声笑语,但是绝对不可以丢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内容。否则,学生只是“哈哈一笑”,即使能够成为你忠实的粉丝,也达不到学习知识、能力、智慧的目的。
在线教育的确需要较强的吸引力,但这种真正的吸引力应该来自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气氛、学生心理变化、教师文化涵养与个人魅力等等,也就是说真正的吸引力来自教育本身,而非一个“段子手”就能够胜任的。
所以,我建议所有的教育者都应该慎独与反思,每位教育者都能够把握住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规律。
服务质量决定发展走势
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教育是线性传导方式,是良性的双向传播,至少含有三个因素:教授者、接受者、双方的互动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后续话题,是一个动态的,以学生的感受与接受程度随时调整课程进程及内容的过程,是极大程度地尊重了学生个性的过程;
但在线教育只是一味地做单向的输出,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多维因素,从获取信息,至少是碎片化的信息来说,有存在的必要性;但在线教育,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就不能忽略了教育主体的感受;而且不能有一个假设前提,就是所有接受信息的人,都是一致的。
这个假设前提是非常错误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教育是农业化的精耕细作,教育是教者与学者相互砥砺的双边活动,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个体或者能力,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运用能力,获得智慧并能幸福快乐地生活。
这就要求在线教育(无论是录播还是直播)都应该含有课前、课中、课后的统计学研究与测评、预热、后续教育反馈与跟踪等等,总之在线教育的服务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线教育的发展走势,这就需要在线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反思与探索。
看完这些,应该对“在线教育为何不瘟不火”有了一些概念。在线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在内容上寻求改变,还有目前大家都非常重视的技术层面。了解更多在线教育资讯,关注格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