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教师该如何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教研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布和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核心素养成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词,教材和教学都应当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纲。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改进听评课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机构教师该如何听课评课?
听课到课堂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关于听评课,比较专业的说法叫课堂观察。我们要把听课活动变得更专业,就要实现从“听课”到“课堂观察”的转变。需要明确,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观察什么呢?崔允漷教授曾指出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课程实施、课堂文化。
怎么观察?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上观察和课后交流三个方面。听课者在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如果不准备,往往收获很有限。比如。如果观察的主题是提问,要把提问解构成若干个观察点:提问的数量、类型、层次,提问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类型,教师候答的时间,教师理答的方式……
评课:科学民主+人文关怀
评课包括评课的内容和评课的方法。有的人从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个性、教学思想、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八个方面对老师进行综合评议。这里不详细展开,我们重点探讨如何在评课时做到科学、民主,有人文关怀。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问题。
评课之前要跟授课教师交流,避免先入为主
听完课之后马上评课,这是有风险的。我举个例子,某次听课的时候发现,上课老师面面俱到,把教材中的旁栏思考题、拓展题都让学生在课上思考。我觉得这没必要。本来想在评课的时候批评这种做法,幸好在批评之前跟老师交流了一下。
他解释,现在考试内容多元,别说旁栏思考题了,连小资料都需要关注,教师不该放过。这虽然不符合我的理念,但他有他的道理,于是我就作了正面评论。这侧面说明来听完课跟老师交流的必要性。
评课时应倡导并建设平等、民主、真诚、探讨的教研文化
教研员都是各地的专家,老师们非常重视教研员的看法。在评课的时候,第一,不要总以专家自居;第二,要发动所在区域的其他老师来评。我在北京市听过好几次课,参加过他们的区教研活动。评议时,区教研员往往不先发言,而是作为组织者,让听课的老师先说。老师们评议得非常好,哪些地方不足、可以怎样改进等,都说得都非常到位,最后教研员再总结一下。
听课小组根据分工各有侧重地评议
各小组要根据分工有侧重地评议,不要都是综合评议,教研员最后做总结的时候可以综合评议,其他听课老师事先可以分好工。
拿证据说话,以理服人
实现比较专业的课堂观察,就要拿证据说话,以理服人。
挖掘事实(行为)背后的理论(理念)支撑,上升到理论高度
要挖掘事实背后的理论,或行为背后的理念,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评课。上升到理论之后就可以影响教师以后的课堂教学,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关注育人价值、生命教育
我关注生物学科,以其为例,往往更强调课程中的生命教育,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是一种生命体验,都是他的经历,这个体验是愉悦的还是痛苦的,是兴奋的、激动的还是沉闷的、无趣的,那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生命教育、育人价值贯穿在他的生命体验里边。
根据场合,尊重授课教师
不同的场合,评课的方式也不一样,评哭不是目的。教研员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在会上讲,有些内容会下单独跟老师交流。
既要规范,又要灵活,突出重点
评课不要八股化、模式化。关于模式化的专家评课,有一种说法是,有些专家在听课时睡觉,一打下课铃醒来就评:三条优点两条缺点一条建议。这就是套路。
以上就是格子匠为大家整理的听课评课相关内容,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