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机构薪资待遇如何?
三年前,一则“在线教师一小时收入18842元超网红”的消息刷遍全网,以至于很多教师蠢蠢欲动,希望在网上授课获取高薪,不过,这种“幸存者偏差”的好事往往很难落到普通人的身上。在线教育教师高薪传闻的消息往往存在媒体夸大之嫌,也是平台自我营销的结果。能在在线教育平台立足的教师本来就少之又少,能拿高薪的更是凤毛麟角。
“时入18842元超网红”就像是刮彩票,永远都是属于最顶尖的头部教师,更多教师其实还是拿着微薄的收入,做着繁杂的工作,购买用户也比较有限,那么在线教育老师收入高是真的吗?,在线教育机构薪资待遇到底如何呢?
事实上,大多数教育机构、老师收入不高,生存艰难。即使是头部教师,同样赚的是辛苦钱,远没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才是在线教育的产业真相,“在线教师一小时收入18842元超网红”新闻事件中的教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提到,一小时课程通常需要30小时备课,线上上课压力很大——30小时备课往往意味着将近一周的备课时间。
在线教育教师的待遇不会高的离谱,但是也不会太低,在线讲师都是按小时收费或者直接年薪这样计算的,在线教育教师的话应该是每月6k-8k左右吧,本来这个教育的东西不一样他的价值不一样,还要看每个老师的上课质量。
在线教育有些销量好,有些销量也不好,好的一门课程就能拿到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但销量差的课程只能卖出几份而已,仅仅够吃一顿晚餐。
销量好的课程往往课时数也多,有些甚至达到了6个课时。按照一小时课程需要30小时备课的工作量来计算,这个课程的备课周期长达一个月以上,这才是大部分在线教育教师的真实收入情况,K12刚需教育尚且如此,更何况职业教育以及技能教育。
所以想要高薪收入,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老师与平台实现双赢,目前无论是在知识付费行业还是在线教育领域,由平台参与教育机构或讲师的分成策略一直是最主流的盈利发展模式。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健康、有序的盈利模式。
不过,这个产业内容布局刚刚成型,内容充实度远远不够,还处于需要打基础的时机。至少从当下来看,在线教育产业,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赋能机构和老师,让机构和老师专心做内容,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来,共建教育生态。
最良性的在线教育生态或许应该是这样的:
平台足够大,能够聚集起一批优质的机构、老师、学生,能给机构、老师、学生带来价值;
机构专业过硬,而且具备较强的推广能力,能给老师足够的收入;
老师有较高的授课水平,能够在学生群体之间形成比较强的个人品牌;
学生可以支付相对较低的价格享受最好的课程,而且不管是学习任何内容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平台。 目前,一些目标长远的平台,已经在尝试采用取消分成的方式,来推动产业前进。今年年初,网易云课堂为了实施平台实施精品化战略,采用了零分成政策——平台不对机构、教师自己带过来的流量进行分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扶持机构与教师的发展。
这个“不对机构、教师自己带过来的流量进行分成”其实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进行解读。
很多机构、教师本身是自带流量、自带粉丝的,他可能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社群、知乎、微博都积累了一批活跃粉丝,愿意为其课程买单。
对学生来说,未来可能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享受课程,这对于个人提升会起到重要作用。对老师来说,老师可以赚的更多了,甚至定价也可以相应降低,让课程普及率更高。
零分成政策的实施,还能节省机构的运营成本,为优质内容的诞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对老师来说,这个政策也能提升老师的收入。在更多收入的前提下,老师、机构才会投入更多精力去优化课程。
在线教育本质上看并不是一门生意,它是一个偏向于半公益性质的事业,目标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改造人心。急功近利办教育,不会有任何好下场。
在线教育发展尚处于起步期,平台要做的事情是好好保护市场,这是个需要长期培育浇灌的领域,容不得炒作和虚火。
特别是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以及K12教育,它需要潜滋暗长把根基扎牢,让老师、用户在其中渐渐形成习惯,通过平台获取收入与知识。
以上就是格子匠为大家介绍的在线教育老师收入的相关内容,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