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整顿之后,教育行业有哪些变化?
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在规范管理、教育教学方面也存在了很多问题。在2019年,有关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利剑频频出鞘,而且力度也是越来越大,覆盖面也是越来越广。几乎让培训机构的违法违规乱象无所遁形。这种监管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校外培训机构大整顿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政协教育界联会上表示:这场培训机构“大整顿”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也仅仅只是开始。根据教育部门数据,调研了40万余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机构大23.7万,其中整顿约20万机构。2019年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将进入持久战和攻坚战阶段。
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的虚假广告、夸大师资、超纲教学和办学场所混乱等乱象饱受社会诟病。在2018年教育部门通过一些列政策加大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和审查。其中,提高办学师资、严管教师资质、预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严查公办学校老师兼职、检查课程大纲、确保消防安全等,成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焦点。
尤其是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提出了教育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和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并且围绕该《通知》,开展了教育培训机构的整顿,矛头直指教育培训机构在学科辅导上的种种乱象。
校外机构办学门槛提高
现在创办一所校外培训机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
①、办学场地,建筑面积不得少于200平米,个别省份甚至要求不得低于500平米;
②、所有任职的专职、兼职老师都应该具有教师资格证或者相关技能资格,而且不得是公办学校在职老师。
为了满足条件,很多中小培训机构不得不另辟蹊径。一方面,在机构间寻求合作,以抱团取暖的方式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向在线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方向转型。
中小型机构难以维系
在我国,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普遍采用的收费模式就是预付款模式。也就是先收费,再享受教学服务,而且预付周期也不定。但是通常都在3月以上,有的机构甚至能够达到1年或者2年。
许多培训机构通过这种收费模式,手里握着大把的现金流,用以支撑机构后续的经营。为了扩大营收,不少机构把心思都花在了花式营销上。比如买课送课,买的多送得也多。在卖课的同时,却忽视了机构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机构的口碑不达标,也难以维系长久发展。
因此,国务院规定,教育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三个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训机构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也维护了学生和学习和发展权益,减少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大整顿”,可谓是雷厉风行。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部门在推进改革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为下一阶段提供方向和建设性意见。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