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全国使用部编课程教材,将会迎来哪些变化?
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三科教材,目前消息是从起始年级开始,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部编本”是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为什么要编写“部编本”?教材内容有何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其中,以语文的变化最大,我们以语文为例,进行分析。本文文字较多,请您耐心阅读!
为何要编写“部编本”教材?
“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部编本”内容有何变化?
“部编本”的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1、语文课本变天:一年级就有《论语》
使用新教材的语文有什么值得家长关注的重大变化呢?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2、教育部早就告诉你,别再打无准备的仗!
其实,对于很多一直关注中高考动向的教育者来说,这种“难”考生们早该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时,高考“语文难”就已经是定势,可惜还是没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视。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新高考”,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
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
那么,2018语文高考已经难出了新高度,今后语文究竟会有多难?“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3、“大语文”将成未来教育趋势
自前两年起中小学都已陆续更换教材,开始使用“部编本”的语文教材。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势是:
语文和语文阅读在中、高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语文考试越来越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内外的结合将是必经之路。
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
2015年,湖南长沙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
2018年,山东济南等地中考语文将增加30分。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