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知识付费会出现拐点吗?知识付费已凉凉?
2016年、2017年,知识付费迎来爆发,一时间,任何观点、方法论、干货都可以贩卖。历经两年的红红火火,如今网上渐渐浮起了质疑:“2018会是知识付费的拐点吗?”、“创作者的收入大不如前,知识付费怕是要凉凉了。”
知识付费风口劲吹是在2016年年中。2016年5月14日,知乎推出知乎live;次日,在行推出新问答产品分答(后更名为在行一点),三天100万用户;6月5日,罗振宇带着《李翔商业内参》登陆得到,2天订阅超过400万。8月,知乎专栏赞赏功能、雪球问答、联想《知了问答》上线;9月,虎嗅推出付费会员,提供深度报告等内容;10月,比特币首富李笑来举办的一场知乎Live参与人数达到10万以上,超过一个大型演唱会的总人数。
此后,知识付费迎来爆发时刻:玩家、资本、消费者涌入市场,任何观点、方法论、干货都可以被当做“知识”进行贩卖。一时间,消费者的荷包也向内容、知识、精神产品敞开。知识付费平台,如喜马拉雅FM、豆瓣、蜻蜓FM、小密圈、千聊、荔枝微课……数不胜数。
但渐渐地,从2017年年末,内容同质化、水化,流量枯竭以及难以见到效果等问题开始暴露,知识付费随即陷入僵局。进入2018年,唱衰和质疑知识付费行业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最近,知乎正式宣布将“知识市场”业务升级为“知乎大学”,同时宣布“超级会员”启动正式售卖。喜马拉雅开启超级会员日。这些领先的知识付费平台不约而同的做出相似的行动,是偶然之举还是形势变动呢?
其实,对于已经在知识付费社区打造出知名度的大V们来说,知识付费平台早就不是他们唯一的“老巢”,利用自身的IP效应在公众号等自媒体端“自立门户”已成为常态。而上述那些惴惴不安的冒泡声到底是空穴来风,还是有真凭实据?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从16年爆发到17年的盛世,知识付费市场已经激活了,即便目前用户增速减缓,内容成交量下降,但也留下不少刚需客户,市场依旧在增长。内容创作者产出大量内容,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不够消化。这些意味着知识付费市场进入产业升级、优胜劣汰的市场洗牌阶段。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有营销能力、创作能力的内容创作者,都会慢慢脱离知识付费流量型平台,形成去平台化;用优质内容及服务,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改革知识付费行业,新的模式、新的业态将会诞生更多有实力的内容创作者。
知识付费去平台化,是真的没有平台吗?不,是需要自己有独立的平台。这一点通过独立部署型知识付费工具——格子匠就能够做到。
格子匠专注于知识电商,能帮助内容输出者轻松搭建内容付费系统,让大家轻松实现知识变现。我们可以:借助移动端大力推广宣传,完成吸粉和凝聚粉丝;更好更快地链接学员,不用3秒钟的超级支付体验,更强大的课程变现能力;通过学习提醒功能、激励式、班级排名、积分等黏住学员,更好的服务学员;支付无缝对接公众号、小程序、PC,占据流量入口;实现多个展示平台,一个后台数据管理中心;经济实惠的合作方案,超低门槛体验合作方式;直播+录播的双管齐下,学员体验更加丰富。想体验格子匠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