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爆款能广泛适用复制吗?为什么?
知识爆款能广泛适用复制吗?为什么?内容创业当然是需要打造知识爆款的;那么如何打造知识爆款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知识爆款的复制问题。知识爆款能广泛适用复制吗?为什么?
知识“爆款”模式需要“名人背书”,但并不是每个名人都适合,也不是越有名越好,前提是这个名人是“适合包装打造ip、会被吸引的名人”。什么意思:
首选,并非学术的大咖泰斗都适合“知识付费”,因为很多人其实是学术研究的大咖,未必是学术“包装传播”的大咖,研究得很深入,讲的未必“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这就违背了易得性原则。
其次,对很多商业实践的大咖来说,这个模式“时间、机会成本太高”,吸引力不足。这帮人往往做个项目都能一个小时几万几十万了,时间太值钱,可选择太多,何必每天费脑子苦思冥想知识课程?
再次,对没有流量、无法打造成ip的“普通人”来说,哪怕有真才实学,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也可能转眼被淹没,结果就是精心准备的东西根本赚不到钱。
“泰斗不浅显,大咖不稀罕,普通人不挣钱”,这样一来爆款模式的复制空间是有限的。这个人得有一定流量和话题性、有一定知识底蕴又善于深入浅出、且确实对这个模式感觉ok愿意投入。按照罗胖说的,至少每年都保底挣到100万。
所以,就像不是每一个文学青年都适合做自媒体人一样,也不是每一个知识青年都能成为“知识创业者”。你先得想明白自己的特质,然后得找到适合的平台,得到的品控、喜马拉雅的孵化培养体系,等等
知识爆款能广泛适用复制吗?答案显然是不能。你做的是内容付费,既然你的内容都是复制粘贴的额,那消费者凭什么为你这样的内容付费?互联网上复制粘贴的东西随处可见,但,决不是知识爆款可以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