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公众号运营效果为什么不好?有哪些误区?
如今,微信公众号已经逐渐成为许多中小型企业的官方宣传通道了。许多教育培训机构也将公众号运营作为提高用户粘性,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但运营达到预想效果的却并不多,例如粉丝基数少,打开率低,转化率更低。那么,到底有哪些误区导致公众号运营效果不佳呢?
误区一:把粉丝量和打开率当王道
很多培训机构常常把公众号的粉丝量及文章打开率作为新媒体运营的重要考核指标。然而公众号粉丝数量真的和公众号价值成绝对正比吗?如果单纯要粉丝数量,那完全可以通过刷粉达到要求。
对于教培机构而言,粉丝数再多也只是一个没意义的数字,转化成学员才是硬道理,1个精准粉丝,可以抵过1000个非精准粉丝。公众号价值=核心粉丝数量×粉丝质量×影响力。
误区二:只关注增长 不深耕内容
关注粉丝增长是必须的,但是一味追求粉丝数就会本末倒置。现在流量获取成本太高,要出奇制胜,绝对不要放弃做内容,并且要坚持做。
一般来说,公众号内容其实可以分为进攻型内容和防守型内容。进攻型就是产出爆款刷屏文章,一夜爆红,这个也有方法论可言。防守型就是被动的,当用户主动搜寻你的时候,这些内容可以让用户全面了解你和信任你。对于教育机构来说,更倾向于后者。
比如一个打动人的故事或者有干货价值的文章,这些内容可以用来投放和投稿,甚至会有种子用户主动传播,形成社交效益,传播速度指数级增长,从而引爆公司品牌,短时间快速提升知名度。
误区三:服务号订阅号分不清
很多教育机构随潮流纷纷开了服务号和订阅号,却没有对各自作用进行明确规划。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服务号和订阅号的三个差别:
1.订阅号每天可以推送,服务号每月总共只能推送四篇,平均下来每周一次推送;
2.订阅号被折叠,服务号露在外面;
3.服务号会有更多的开发接口,企业技术人员可以在服务号内开发定制功能。
个人建议,教育机构的服务号定位趋向于提供服务(功能工具),订阅号定位趋向于提供资讯(媒体资讯),微信官方意思大概是用订阅号做推广,用服务号来做服务。
误区四:活动运营=送红包
不少机构都觉得活动运营其实就是变相给粉丝发红包,变相的花钱买粉丝。红包活动确实在粉丝数量上可以见到很明显的效果,但通过这种活动吸引过来的粉丝大多价值不大,通常在活动结束后的几天内,会出现大批量掉粉的情况,留存下来的也多半是僵尸粉。
活动运营,旨在利用活动的方式,让粉丝自己参与其中,从而产生共鸣和认同。一场成功的活动,是需要提供给用户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依靠所谓的“金钱”来收买粉丝。
误区五:内容一定要原创
常常听到很多新媒体人抱怨说,原创内容产生太难了,辛辛苦苦码了字排了版,点击量却少的可怜。原创虽然有机会让你的公众号脱颖而出,但作为一个社会化媒体运营人员更应该把心思花在运营上,怎么去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用户。
大家在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千万不要陷入这些误区啦,教育机构做好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能够有效的和学员家长建立联系。更多教育机构运营知识可以关注格子匠,格子匠新一代在线教育解决方案,集付费视频、直播、音频、问答、题库、课程分销等功能于一体,旨在帮助更多有教育资源的机构和个人轻松实现在线教育创业,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