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课?有哪些流程?
小学的课文很简单,老师是不是就很轻松呢?并不!课文简单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本身就简单,想要将知识让孩子毫无保留的吸收进去,那么老师就要做好备课的工作。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先行环节,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备好了一节课,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才能真正的打造高效课堂。
一个新的且做事不严谨的老师,一定有这样的感觉:凭我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应变能力,这节课随便上。然后就是没有逻辑,东一句,西一句,像一个小被子盖住头盖不住脚挣扎跳跃,终于结束了这节课,长处一口气还好我没出错。
但是认真备课的课堂呢:重点,难点突出,逻辑清晰,有学有玩,教师从容应对,有放有收,孩子们有一种享受了一场话剧神奇般的就会做题了。
首先最基本的,备课的两个教材准备好。一个是电子课本和一个是教师用书。在正式开始备课前,多看几遍电子课本,如果是语文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甚至得多读几次课文,通过感受一字一句,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难点先找出来。
然后就是细致的看教师用书,把握清楚教学目标。一定要严格根据教参给的指导意见来安排自己的教学,遇到重点的部分,要做一些笔记或提示,在正式备课时,着重研究。
1、确定主题:(2-3分钟)
浏览一章的目录,每一节的大标题,以及课本章节前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
2、明确教学目标:(3-4分钟)
查阅相关资料(提前准备好参考教学大纲、课件、教案),确定这一章及一节的教学目标,构思这一节的主要框架。
3、明确教学内容:(5-10分钟)
抓住核心大问题,确定大问题下的分支知识点(通过翻阅优秀教案、课件及相关材料);
4、串联课堂框架(15-30分钟)-考验专业能力
开始对每个问题进行思考,自己先理解清楚问题,梳理清楚本节的重要知识点;
5、润色:(20-30分钟)—考验教学智慧
加入导入,过渡,课堂小故事,笑话;(这个需要平时多积累,多看教案多看公开课)
6、巩固:(30分钟)
做相关习题,检验自己有没有漏掉知识点,及时补缺,并在课堂适当地方加入习题以巩固
7、课件制作(30分钟)
在搜集的课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课件和相关资料建议提前找好;
8、教案:(20分钟)
备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写教案。尤其时新老师,教案更是要详细,如果不知道如何下手,可以到知识付费平台上找一些教案模板资源。除此之外,我的建议是从开始准备一节课就间断性地补充自己的教案,最后完善,边上课边修改,并存档。
按照上面的这个流程来备课,至少,你可以快速的理清整堂课的逻辑。
课堂的基本内容确实是百年不变,但是授课方式确是人人不同。其次你认知的上课完成任务的是课本复数机,而不是一个能够演绎课堂的教师。课是一门艺术,讲台是一个舞台。纵然课本不变,他就像是一本台词,每个演员去演绎都有不同的效果,而教师作为一个移动的知识点读机,有太多的机会能够把这节课上好,上的精彩。
总之,备课是上课前对课堂上的教学程序和内容的一连贯性安排构思,只有老师经过精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备好一节课,那么才能上好一节课,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授课非常精彩。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