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制定课程纲要?怎么制定?
不管老师是在学校教室里上课还是在知识付费平台授课,想要让课程顺利的进行下去,那么就需要制定一份课程纲要。那么,如何规范制定课程纲要呢?
一个完整的课程纲要包括一般信息和课程要素,一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材来源、适合年级、课时数和设计者等。课程要素是课程纲要的主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
1、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描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学习表现出的关键结果,指向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一般4-6条,每条1-3句话,每条目标都要体现三维性。要确定适切的课程目标需要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课程标准是确定目标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在深刻理解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的基础上,分析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提炼相关的课程目标;教材分析要说明该课程的地位,即该课程与前后内容的联系,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及认知特点,在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课程目标。
2、选择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思考“什么经验最有可能达成上述课程目标”,当然,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是学科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材料,教材中的学科知识非常系统,知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所选择的内容也具有普适性。但这些普适性的内容是否适合于我们的学生?适合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来代替教材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于目标、学情和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
编制课程纲要时,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的逻辑顺序,对编者的意图有一个宏观把握。然后基于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补充、删减。当然,有些内容因教学需要或时令原因做顺序调整,有些内容因不符合课标要求需要删减,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课程目标和学情的准确把握。
3、设计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就是结合课程资源安排一个学期的教与学的活动。课程资源是指实施教学活动的凭借,一定是基于现实情况能够利用的资源,包括文本资源、硬件设施、实验室、图书馆及周边社区资源等等。课程实施通常具体到每个单元,根据单元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会更加具体,更有利于目标的落实,通常以表格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单元评价和单元教学活动(见附件中表格),这样的一个表格非常清晰,为后续的单元教学设计做了一个整体的课程规划。
如果是自己开发的课程,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也可以总体交代清楚课程资源和教与学的活动。课程实施还有思考教学方法,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旨在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更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落实课程的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4、设计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得以实现,学期课程纲要中的评价是对学期课程目标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指镶嵌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评价的是学生“在学”,便于老师及时把握学情,调整教学活动;总结性评价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的是学生“学会”。
除了常用的纸笔测试外,更需要表现性评价来判断过程、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课程评价要跟学生交代清楚成绩的结构、来源及结果处理。
有了课程纲要之后,老师就能对课程进行安排,并根据进程来决定是缓一下教学进度,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还是加快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总之,有了课程纲要,老师的教育活动就能变得有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