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内容支撑双师课堂,只有自己会被颠覆!
双师课堂近两年来成为了教育界的明星,受到业界一片好评,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巨头纷纷布局,引发了教育界双师热潮。但是,双师课堂相对于传统的老师课堂和在线直播教学有哪些差异呢?号称可以巅峰整个教育行业的新模式,真的可以带来革命吗?
双师课堂近两年来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一个课堂两个老师”刷足了存在感,甚至获得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美誉。近日,笔者从互联网上看到,有产业撰稿人竟然将这种“双师+直播”的模式上升至产业重构和教育革命的高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正逐步改变传统教与学的理念与思维无可厚非,但仅因为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就大谈教育重构和革命,难免显得草率。
双师成果切忌“脱口秀” 创新仍需遵循规则
之所以大谈是一场教育“革命”,他们的理由是,双师课堂不是简单的“一个课堂两个老师”,而是在重塑老师能力项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这个过程可能比较复杂,但一旦整合完成,将碾压传统模式。
他们甚至认为,双师课堂有望成为重塑教培行业的利器,而那些不愿深入研究双师课堂的人,极有可能在这次变革中淘汰出局。
说碾压也好,淘汰也罢,这些措辞的频繁使用,仍然带着浓烈的开疆拓土的味道,并没有考虑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因为不论是双师教学还是传统教学都要经历“田野”观察和研究,任何抛开课堂规则和创造的教学都不足以对学习体验和效应侃侃而谈。
不论怎样,双师教学模式还是在教育巨头新东方、好未来的引领下,高思、凹凸、快乐学习、精课双师等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也纷纷涉足双师课堂,而且从媒体对新东方、好未来的报道中容易看到,两个“教育帝国”的双师教学成果显著,媒体用了“惊人”二字。
这让我联想起教育部课题实验的事来,一项课题实验分出了实验区和非试验区,不论是水平考试还是终结考试都会统计出一组客观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当然是实验区的学生的成绩好于非试验区的学生;但是,我特别相信这样一组数据的真实性,因为这组数据不是参与课改实验的某个实验校或某个实验班的“自圆其说”,而是由官方在经历了项目申报与批复、项目研讨与实施以及项目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估等诸多缜密的环节。
双师教学需要这样的“环节”,而不是“脱口秀”。
双师教学仍有“短板” 重构与革命并非模式所定
我其实想说的是,双师课堂的教与学一定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除了采取了“双师+直播”的先进模式之外,“教学情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教学评价”正是目前布局双师课堂的机构难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没有“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双师教学很难对教学过程和结果作出科学真实的评估和判断。
“三四线城市是教培巨头兵家必争之地。双师课堂,俨然已成行业争夺网络直播教育这块大蛋糕的利剑。但,相对成熟的双师技术,教学仍是核心,双师也好,多师也好,这其实就是一场很熟悉的教育活动。”精课双师CEO张振谈起双师教学时谈吐却显得异常冷静,在对这一模式充满期待和信心的同时,他对这一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毫不避讳。
张振认为,双师课堂对老师职能进行分工,一位老师做好教学工作,另一位老师课堂上进行互动答疑,两位老师的默契配合及“明星”般的存在,让双师教学相对传统课堂更自由和放松,学生能在彻底释放身心的前提下集中参与到精彩的课堂学习中,这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双师课堂依托云服务以及专业视频终端等高端设备,实现名师共享。在师生互动中有答应器等互动工具,能让授课教师实时了解到课堂的学习进度,更能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速度。”张振说,这是行业内的共识,但不论技术先进到什么程度,都还是完成更精彩课堂教学的技术工具而已,目前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两位老师职能矛盾的问题和双师教学互动性偏弱的问题。
事实证明,中小机构在双师教学领域‘插上一脚’,要想分得一杯羹,就要在技术外的教研、教学上下功夫。而精课双师在教研上,结合教师的教学习惯以及课堂情况,研发个性化教学。教学上,精课双师建立短期培训机制,明确双师职能,让教师深入了解双师课堂,养成双师课堂的教学习惯。另外,新颖的双师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双师来说极具挑战,应授课教师要学会如何能用镜头语言去沟通,以增强课程的感染力;辅导教师专注管理课堂纪律、学生学习情况以及配合授课教师的节奏。
双师课堂作为一种科教融合的创新模式,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探究与实践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甚至是整个双师教学的全部。有行业人士称,很期待双师教学领域少谈重构和革命,多谈教学和成果,只有课堂上有了“奇绩”,才有真正的重构与革命。
不管是双师课堂还是在线直播教学,始终要以教学质量为基础,如果没有内容支撑,双师课堂无法带来教育行业的变革。更多教育行业分析的文章可以关注格子匠了解,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业内人士专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