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赴港上市热,还能热多久?
近两年来,教育公司赴港上市的热潮一直未曾降温。自2018年开年起,这一阵“港股教育热”不减反增。2018年3-6月,先后有四家经营民办非学历制学校的教育类公司冲击港股。更有两家明星标的,选择同一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若现已递交招股书的华图教育、宝宝树、沪江和卓越教育集团皆顺利上市,届时民办学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母婴家庭服务平台、K12辅导等泛教育主要品类公司将“齐聚港股”。教育企业赴港上市的热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教育企业赴港上市有什么优势?
中国教育产业发展及证券化的几点预判
分享人:高国垒,美国哥大访问学者
高国垒的第一个预判是,教育类公司到香港上市不会只热闹一阵子,这个潮流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原因有三:
首先因为中国许多教育类机构的学校或培训点是民办非企业组织形式,这些民非向管理公司缴纳管理费从而将利润归集到管理公司,这种模式很难通过A股上市审核,但可以在美国或香港上,比如新东方。《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虽然明确教育机构可以采用免税的民非形势,也可以采用纯公司制形势,但出于免企业税的考虑,仍有部分教育机构会继续选择新东方模式,仍然难以登陆A股。港股已经可以做到同股不同权,同时没有美股的集体诉讼制度。
其次,A股注册制还需要相当长过程,前述教育类机构难以通过A股审核的局面将持续相当长时间。(证监会近日修订退市制度,明确上市公司涉及公共安全等重大违法行为的可以直接退市,这种穿透信息披露责任而直接针对实体违法予以退市的制度,有利于震慑不法上市公司经营者、保护百姓安全,同时也距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更远了一步。)
再次,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创下历史新低,居民教育类支出会相对增长,人们愿意以更多的教育投入来换取未来生活更大的确定性。整体经济承压之时也是教育行业发展之时,教育产业证券化正迎来较好的行业周期。
“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公司的领先优势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是高国垒第二个预判。好未来等机构已经不是付钱就能上了,还要通过考试才行。通过择优培训来体现自己教育质量的优势,虽然并不能客观反应其教育质量,但却能有效打压跟随者,客观上形成比较牢固的护城河。
高国垒还认为,“在线教育获客成本大大高于线下教育的状况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他表示,对具体企业来说,转折点要等到在线教育企业建立起足够的知名度之后;对在线教育行业来说,要等到VR技术成熟以后、在线教育能在k12这个优质赛道与线下教育体验PK的时候。像VIPKID已经年收入40亿元了,客单价12000,仍要用8000元成本去获客。可见跨过这个拐点有相当的难度。
结合自身在美国访学、生活的经验及中国人口结构的趋势,高国垒判断,“文体类培训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会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在美国,很多文体类培训是社区化的、公益性的,只需象征性的交一点费用即可。这一部分的教学供给,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需要。高端的、规模化的文体培训市场空间比较小。中国目前比较好的公立学校的文体教育质量也已经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政府已经在号召老年人创业,未来可能还会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吸纳大量老年人进入社区文体培训机构,提供公益性的文体培训。
谈及海外证券市场,高国垒表示,美国本土并没有太大的教育类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教育股来自中国。中国人口基数大、教育行业集中度低,头部教育公司发展空间可以期待,再跑出几家大公司的土壤也完全具备,所以“来自中国内地的教育类公司称雄美股、港股市场的景象将长期持续”。对于高国垒的几点预判,我们拭目以待。
教育企业赴港上市有什么优势
分享人:张鲲,招银国际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招银国际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张鲲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教育产业香港首次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建议。
张鲲在演讲一开始,提及了自己的年龄——40岁,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这个年纪的人,最关心的是两件事,父母的健康、子女的教育。同时,这个年纪的群体是社会中消费能力最强的,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这一群体对教育的需求变得更多元化,多层次化。这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由谁来满足?目前来看,答案是靠企业来满足。
当一个企业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切中消费痛点时,相应的,资本市场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香港市场便是这样的市场。
张鲲在分享中对企业赴港上市的基本规则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首先,在香港上市对企业利润要求不高,只要求企业过往三年利润合计达到5000万港币。过往三年业绩中,距离上市最后一年的利润达到2000万港币,在此之前的两年利润之和达到3000万港币即可。
假如一家公司在2018年上市,其2017年的利润则要超过2000万港币,2015年和2016年的利润之和达到3000万港币即可。另外,张鲲介绍,在港股上市甚至可以不要求利润,当其市值达到或超过20亿港币且不高于40亿港币时,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收益要求达到5亿港币,同时,其三年现金流入至少1亿港币;当其市值超过40亿港币时,则只要求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益达到5亿港币。相比较来讲,这个门槛并不高。
因多方面原因影响,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的比较意义不大。将港股与美股比较,从审核制度来讲,美股是备案制,港股是审核制,所以某些不符合香港和大陆上市要求的企业,例如P2P企业,更加适合在美国上市。不过目前来看,一些P2P企业已经可以在香港上市,所以这方面的影响,目前已经逐渐减小。
另外,早前港股市场没有同股不同权。直到2014年,阿里巴巴看不到港股市场改革的希望,转而登陆美股市场。这一举动刺激了港股市场,促进了港股改革,近日在香港上市的小米,就是第一个享受到同股不同权的公司。
从上市时间上看,港股和美股都是6-9个月,时间上差不多;从上市架构上看,港股有H股,可以以中国法人上市,而美股不行;在投资机构方面,港股兼顾国际投资者及中国投资者,而美股只能是国际投资者,而且香港市场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理解程度优于美股投资者。综合来看,似乎只有在行业估值上,港股略微低于美股。港股PE倍数为30-40倍,美股PE倍数为35-45倍,其他方面港股均占有优势。
根据张鲲所提供的数据来看,港股教育板块体现抗周期属性,行业走势强于恒生指数。从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恒指上涨12.38%,港股教育板块同期均值上涨75.43%,在此期间,睿见教育、新高教集团和枫叶教育分别录得涨幅152.77%、134.63%和121.63%,位列前三名。另外,因为港股通的缘故,大陆资本可以入驻教育标的,且可持股比例逐年增高。
综上所述,教育企业选择赴港上市优势明显,赴港上市热,仍将持续。更多教育行业动态可以关注格子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