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增长思维搭建是什么意思?该如何操作?
关于群的一些流传很广的说法,你有碰到过吗!比如说社群运营是一种低成本、高转化的运营方式(表面看,似乎并没有投入大量金钱或者较大的运营成本),建大群,群越多越好(老板或者领导经常这样思考问题,他们更关注结果)
降低门槛,才能快速增加人数,譬如一个做培训的机构,免费提供某方面的知识/干货在群里,以快速吸引大量的人进群。(群成员的质量如何,后期的运营成本投入要多少?)
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周到,用户的粘性就越强,就越能吸引高质量的人群进入(是否也会吸引大量的伸手党,或者其他低质量人群,从而不断对你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有人说:群运营是一件精力密集型的事,须有高附加值回报,这点我觉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下面跟大家具体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群底层思维:
一、群形态,大致可分为两种:
1、有序组织,有定位,有策划,围绕某个目标聚集的一部分垂直粉丝群体;
2、无序组织,无明确目标的聚集一群人,没有精细策划的组织,无法做到持续的运营。
在群运营的圈子里,第二种是比较常见的,生命周期也相对较短!
二、建群前目标一定要清晰
1、品牌塑造;
2、成交转化;
3、客户的维护与管理,提升粘性;
4、增加UGC内容的产出;
5、便于获取用户反馈,辅助产品迭代。
三、建群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切记:建群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不要盲目建群,冲动建群!
提供清晰地价值导向:
例:比如XX7天帮助运营人完成群从0到1的搭建。
群规的制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赏罚分明。
群内日常的一些流程设计:
1、群早报;
2、大咖分享;
3、某个固定时间某个话题的共同交流探讨;
4、其它的定期活动。
群的人员构成不同,定位不同,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固定的流程设计,来体现群运营的有序、有组织。当然,围绕群运营目标的其它行为与此并不冲突,比如群成员个人发起的一些话题……
四、如何做好拉新工作?
原则:
1、建垂直型群,拉精准的粉丝;
2、精细化运营,注意细节问题的发现和把控。(有的朋友天然的就是一个好的群运营,够用心,有热情,能够及时发现细节问题;而有的朋友,你告诉他群运营的详细的流程,他也依然做不好)
要么聚焦精准垂直人群,要么聚焦精准垂直需求。如果一开始不便做到聚焦怎么办,一定要及时进行二次梳理。
注意保证新人质量:
1、可以尝试让群成员在进群做出参与群内事项的承诺,以此作为一个初步门槛;
2、进群的人的目的应与我们确定的价值导向是一致的,只邀请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
来源(主动引流):
1、微信公众平台的种子粉丝群体;(通过文章底部放置个人二维码,后台回复关键词,添加个人微信领取资料,不一一列举了。)
2、加入潜在粉丝群,通过有意识的筛选,添加到个人微信号;
3、通过当下流行的裂变活动。(针对粉丝的痛点,提供价值,通过裂变工具进行裂变,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粉丝,就一定要及时尽心二次筛分建群)
如何吸纳群成员——价值吸引(被动吸引):
1、人脉连接;
2、获取资讯;
3、达成合作;
4、提升自己;
5、群内案例展示(在自有平台):已经有人获得了什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6、引导群成员进行某个场景下的传播,间接引流(比如在朋友圈分享学习心得并@运营三人行,点击提醒“秋水雁翎”看)。
关于如何拉新,找时间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谈这个问题……
入群门槛的设定:
1、收费,判断用户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2、需要群成员具备哪些素质、能力或者资源…
3、需要做出哪些指定的行为;
有相应门槛才能引入精准且高质量的人群!
如何降低群成员相互间的沟通成本:
1、进群自我介绍:
2、群内成员资料的整理。
请务必重视第一批加入的种子用户,他们极有可能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五、如何做好留存工作?
群运营团队的建设:
(一)、群主的定位:
1、通过实力+人品建立威信;(并不仅仅单靠过往的强背书,比如可以在群内不时地解答一些专业的问题,静心的策划一场活动)
2、做好群管理团队的日常管理;(周例会、月例会)
3、切勿在群内过度的宣泄个人情感。
(二)寻找合适的群管理
短期引入,看三个指标:
1、群内活跃度——比较活跃;
2、价值观匹配度——比较匹配;
3、在群内输出的内容质量:还可以。
长期引入,挖掘有潜力的管理员:
持续在群里保持活跃度,内容输出还不错,价值观一致。
如果你愿意做的细一点,上面的评判标准你可以做一个数据统计。
(三)、群场景内容的输出
定期话题的讨论交流:
1、群管理团队的话题发起;
2、气氛的维护。
(1)注意观察群内话题的热心参与者
(2)对于破坏性话题要及时制止,消极氛围出现及时正面引导。
3、群成员在群内的价值输出
(1)我们前面已经拉新阶段提出了让新进群的朋友做出一个参与群内事项,能提供什么价值的承诺了;
(2)如果有潜水征兆,要定期跟进,一对一私聊沟通;
(3)挖掘群中的意见领袖。
4、与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
(1)投稿;
(2)专访;
(3)参与留言区互动。
对于以上三种方式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
5、建立情感链接
(1)1V1私聊,比如关心近况,挖掘需求;
(2)群成员晋升、乔迁、结婚 ,生日,在群里发红包为其庆祝,引导大家一起这样做;
(3)及时解决其问题或者需求;
(4)对于其有益群内发展的言行进行公开的赞美。
六、如何让群内持续活跃
误区:
群活跃要以有价值的内容为基础,并不一定单纯活跃就是群的价值高。
原则:
1、确定明确的活跃主题,避免无价值的信息充斥群内;
2、群规的日常提醒。
保持群的新陈代谢:
1、引入新鲜的血液;
2、定期移出潜水、违规、不适合一起“玩耍”的朋友。
(一)在固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在固定的时间发起某个话题,做某个活动
为什么要这么操作?
提升期待感;
反之,群活动如果零散,不固定,就不具备较强的粘性,群内管理人员和普通群员也难以形成强关系链接。
(二)小圈子带动大圈子
小圈子组成人员,我们上面提到了群管理团队,此外还要注意挖掘群内的KOL,定期做专业的分享,协助群内的日常答疑解惑等。
小的圈子首先在群内要保证一定的活跃度、价值输出,以此带动更多的群里人。
(三)及时反馈粉丝在群内所做出的行为:
1、及时回答群友问题,协助解决他们的需求;
2、此外,赏罚分明也应及时。(让更多人明白群是有人管理的,有它的规则的。)
我曾经将群中的链接分为两种:
1、价值链接;
2、情感链接
对于主动与群友发生如上两种链接的朋友一定要及时做出反馈,可以是一个赞,可以是一个身份!(吸收为群管理)
当下,大部分群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希望上面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理清一些思路,提供一些借鉴!以上就是格子匠为大家介绍的底层思维搭建的相关内容,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