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翻转课堂案例分享,你学会了吗?
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形式,翻转课堂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对培养高中生自学能力、提问能力和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优秀的翻转课堂案例有哪些,你学会了吗?
小编以《秋水》为例,为大家介绍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 课前准备
(一)教学分析
1. 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
《秋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3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文言文,因高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近一年文言文学习的基础,故作为一篇自读课文,较适合进行“翻转”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秋水》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总结翻译方法,并学会知识的迁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了解庄子及其思想,探究庄子寓言的特征。
3. 教学方法
首先,学生通过观看事先录好的视频,对课文进行预习,并自主完成相关思考题;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小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负责观点提炼和问题解答。
(二)录制视频
首先,我搜集相关资料,将授课内容制作成课件,力求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接着将课件配上讲解,录成视频。在视频中,从庄子的生平到思想,从作品特色到后人评价,我都做介绍。视频的时长为12分钟,较全面地呈现了教学内容。
(三)编写助学案
助学案是配合视频使用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的主干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由于这是必修3最后一篇自读课文,所以我希望学生能运用学过的文言知识解决文本中出现的问题。在助学案中,我还特意向学生们推荐了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庄子。
二、 课堂学习
1. 知识回顾
首先,给学生2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就助学案中的“知识回顾,迁移拓展”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推选出一位同学做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和学习助学案,预习得比较充分,在课堂上能勇于展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其中,有两个小组对“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读音进行了激烈的争辩,通过争辩,学生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句中的“少”应解释为“认为……少”,属于意动用法,所以应该读成上声。通过展示和分享,同学们还对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等句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
2. 自主质疑
翻转课堂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体展开教学,在助学案中,我设置了“预习本文之后,你还有什么疑问”的环节,将学生的问题收集起来,经过整理,归纳出三个具有共性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讨论:①河伯为什么会“望洋向若而叹”? ②文章写作特色?③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三个问题涵盖了课文中的三个知识点,分别涉及到文章内容理解、写作手法及情感态度,便于课堂讨论的展开。
3. 合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任务的执行者和研究者,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时间和空间充分地交还给学生。由组长牵头,对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辩驳,由组长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在小组发言环节,学生们表现积极,很有见地。如在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是什么”的问题时,第5小组通过集思广议,一下子就说出了“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等结论。学生是翻转课堂的主角,他们才情四溢的表现给了教师很多启示!
4. 归纳总结
课文借助气魄雄伟的黄河、无边无际的北海和有喜有叹、逼真传神的河伯等生动而传神的形象,来表达深微玄奥的哲学道理。我们需要以这篇课文作为起点,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力去感受庄子及其作品的魅力。
三、 课后反思
初次尝试翻转课堂,还有许多地方不够成熟,但我还是感触良多。翻转课堂的实质在于思维模式的创新,通过这一形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延伸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上就是格子匠为大家整理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欢迎大家到格子匠官网首页申请试用。